发夹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发夹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厘清流向不清产品权责盯住两个人即可

发布时间:2021-01-21 15:00:54 阅读: 来源:发夹厂家

厘清“流向不清”产品权责 盯住两个人即可

近期媒体报道,有信托计划出现了因资金遭挪用而不能按期兑付的情况。出事后,几家公司相互推诿责任。法律上责任在谁?是不是越复杂的信托风险就越大?

个人感觉信托产品披露的信息有限,这种“流向不清”的产品我怎样能分辨出来?

责任界定要视具体项目情况而定,一般来讲资金直接募集方是肯定有责任的,对于其他的责任界定还需要看具体的合同约定。

比如说最近被爆出兑付风险的华宸未来-湖南志高动漫园项目,涉及三方,分别为华宸未来、国元信托和湖南信托。从各方签署的合同文件以及投资者提供的推介资料看,华宸作为资金募集方在前期的尽调及后期项目成立更改合作方等方面承担不可回避的责任,需要负主要责任;对于湖南信托据媒体报道,该项目其所收取的管理费为1.6%,很可能不是单单通道,且前期的尽调及直接对接融资方的都是湖南信托,故其也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所以这种结构复杂的产品出问题后,责任界定需要综合考量各方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以及合同签署的先后顺序。

结构复杂产品涉及的机构较多,往往意味着融资方付出的成本更高,高成本融资的项目本身的风险也会比较大。而且,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后续处理中在具体定责上也会有一定困难。

我觉得分辨这种产品最重要的是事前把控,主要方式有三个方面。

第一,认真阅读并保存项目发行资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比如产品结构、各方权利和义务约定及融资方的实力和项目的风控措施等。

第二,争取拿到项目的尽调报告或去融资方做实地调研。研究尽调报告能帮你更充分地了解融资方,比如融资方融资的真实目的、未来潜在的风险等等,实地调研效果更好。

第三,全面了解融资方过去的融资记录。融资方过去的融资以及还款状况能显示出企业信用状况。对于融资规模比较大、未到期项目比较多的融资方,如果设计的新的项目结构又偏复杂的话,就要警惕未来募集资金流向的问题。

如果事前没有做足功课,投资后也一定要保留好合同,时刻跟踪项目进展,跟项目发起方及融资方甚至托管银行保持频繁沟通。

你说的应该是万家共赢的有限合伙私募产品通过基金子公司的通道再委托中行向云南一家房地产公司发放贷款的事情。是不是很绕?我也被绕晕了,但这种情况在非标准化的债权投资项目上,却非常普遍。

一般来说,借用通道或委托贷款有两种动机。首先,方便销售产品募集资金。一般的有限合伙私募产品法律风险更大,监管机构管理也更松,所以投资机构借用通道,把各种乱七八糟的产品以信托、券商或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的形式呈现在投资人面前,以获得更多信任。

其次,为了规避监管。有些项目投资领域、投资方式对银行理财、私募基金等资金是有限制的,信托或资管计划限制相对较少。此外,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需要绕开资本金管制,把表内业务表外化。

根据目前行业潜规则,在“刚性兑付”想破而未破的情况下,你盯住两个人即可。一是卖给你产品的人,所谓“买者自负,卖者有责”,卖给你产品的人对他的客户一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产品销售渠道与背后的项目本身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二是项目的主导机构,结构再复杂、通道再多,总有一个主导方,即投资项目最终是谁的客户,作为项目管理人,负有最终责任。

什么类型的产品容易出现“流向不清”的情况?最典型的是“资金池”产品,因为投资管理人也不知道你的资金投到哪个项目去了,都是大锅饭,一笔糊涂账,最后算总账;再者,就是通道繁杂的产品,一个通道就可掩盖所有问题,最后告诉你产品投向是“某资管计划”。

对大部分投资人而言,在“刚性兑付”不再刚硬,经济下行各类项目资产风险增大的背景下,“投向不清”的产品我建议最好别碰。即使要买,我提几个选择标准供你参考,卖给你产品的机构或产品管理人的资质,尽量选品牌和实力强大的机构;项目管理人的风格,选一些风格稳健的机构;尽量通过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投资,比如银行、信托、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民间说不清由来、收益率还非常高的产品少买。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